第469页

虽然此剑不在刀剑评中,但也有诸多神异之处,平日里闭鞘养意,待到对敌出鞘时,其中存储的剑意一涌而出,如洪水决堤,如雪山雪崩,如不可阻挡之势,故名“大势至”,也正因为这等原因,此剑不适合放在须弥宝物中,要背负身上。

此时白九真背负“大势至”,深知此剑何时出鞘,又以何种方式送到慧玄师太的手中,都极为讲究,若是一个不慎,被那位清微宗的四先生捉到了破绽,便会弄巧成拙。

就在此时,慧玄师太的掌法一变,漫天掌影瞬间一收,只余双掌平平前推,李玄都不敢大意,同样是双掌并推相迎。不料慧玄师太手掌忽高忽低,忽吞忽吐,闪烁不定,最后如鲤鱼跃龙门,从李玄都的双掌上方穿过,“啪”的一响,拍在他的胸前。

李玄都并未惊讶,知道掌法并非自己所长,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凭借各家掌法,强行不落下风,但是时间一长,被慧玄师太摸清了底细,就会显得招数太繁,变化太多,不成体系,不及其余,所以这一掌挨得不冤。

被一掌拍中之后,李玄都的“漏尽通”自行运转,化解掌中蕴含的气机,而慧玄师太则是趁此时机,向后一跃而出。

与此同时,白九真双手掐剑诀,沉声道:“请剑!”

她身后之剑自行出鞘,在气机牵引之下,出现风起云涌的异象,最后只见一剑直冲云霄。

慧玄师太的身形也一掠而起,僧衣随风猎猎作响,直奔云霄之上。

这便是欺负李玄都未及天人境,可以短暂滞空却不能御风而行了。

第一百一十章 万劫佛光

李玄都从须弥宝物中取出“人间世”,在外人看来,如今只剩下二尺之长的“人间世”平平无奇,休说是“大势至”这般出鞘时即是风起云涌的威势,便是其他宝物剑器的清光隐隐或剑气自生等异象,也是一概没有,就好似是一截枯木。

不过待到李玄都握住“人间世”之后,整个人的气态却是浑然一变,就好似武将来到沙场,文人高居庙堂,相得益彰。

李玄都一挥袖,“青蛟”自行飞掠而出。

道家典籍中有大罗金仙、太乙散仙、天仙、地仙、人仙、鬼仙、神仙,唯独没有剑仙,所谓剑仙,不过是凡人见高人御剑而行,误以为是仙人,故称剑仙。故而清微宗的老宗主李道虚被尊称为大剑仙,意思是天下剑仙之尊长,而自称紫府客的李玄都被称作紫府剑仙,也是由此而来。

李玄都既然被称呼紫府剑仙,如何不会御剑而行,而且如今的他距离天人境只剩下一步之遥,一剑足矣。

只见李玄都踩踏“青蛟”,如登高楼,似攀五岳,扶摇而上复扶摇,转眼间已是离地几百丈,最终高出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