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页

若说李太一的剑气是瓢泼大雨,那么李玄都的一刀便是屋顶上的雨水汇聚成流后挂檐而下的激流,冲散了瓢泼剑气,大有飞瀑落九天之势。只见逸散剑气四散激射,缭乱纷飞,在两旁地面上留下数十道杂乱交错的沟壑,而那些大树更是轰然倒地。

虽然李太一并未修炼“太阴十三剑”,但也有所耳闻,已经认出李玄都的手段,笑道:“不知师兄所用是‘太阴十三剑’中的哪一剑?”

李玄都自然不会开口回答,只是继续出刀,“冷美人”的刀身愈发明亮,雷电愈发凌厉,与剑气混杂一处,而他整个人则是剑意勃发,体内一股气机如大江奔走,蛟龙蛰伏其中。

第六十二章 手段各出

李太一猛地一踩地面,硬生生踩踏出一个半丈大坑,身形向后暴退,差之毫厘地躲过这一刀。

“好一个补天宗的刀法。”李太一轻声赞叹一句,手中却是丝毫不停,“潜龙”直刺李玄都的胸口,“在渊”横扫咽喉,剑气森然,招招都是直攻要害。

李玄都心如止水,手中“冷美人”先是剑气骤然暴涨,继而剑气化虚为实,变得有若实质起来。

此为剑芒。

若说剑气是似虚似实,介于虚实之间,那么剑芒就是剑气完全由虚化实,好似水气凝冰,成为手中剑器的扩展延伸,许多剑道高人之所以用一截枯木为剑也堪比手持神兵利器,就是因为已经将剑芒臻至化境之故。

挡下李太一的两剑之后,李玄都还礼一刀,这一刀去势极缓,却有泰山压顶之势。

李太一没有避其锋芒,同样递出一剑,“剑震苍雷”。

李太一手中“潜龙”与李玄都手中“冷美人”相撞后,在方寸刹那之间连续起伏七下,等于是李太一瞬间递出七剑,以连续七剑层层抵消李玄都的一刀。

七次相撞声音连成一道,不似寻常金石声音,尖锐无比,刺人耳膜。

李太一向后飘退。

李玄都岿然不动,只是脸色略显凝重。

方才一番交手,李太一的气机浑厚并不在李玄都之下,甚至还隐隐胜出稍许,就像是拳怕少壮,正如李太一所说,李玄都的身上有太多新旧伤势,这些隐患在无形中束缚了李玄都的手脚,若不是李玄都所学庞杂,有天人境之前威力更大的“太阴十三剑”,恐怕此时已经彻底落入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