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页

“在下马裕,所学武功虽然粗鄙,但也是一脉传承百年的留影刀。”

马裕长刀插地,抱拳回应道,项央虽然年纪小了他好几岁,但一身实力深不可测,他的师傅也不配与项央论武,所以语气颇为恭敬。

“我知道你心里满是疑惑,对于我如此不遗余力的帮助余家很是不解,不要紧,我慢慢为你解释。

人生于天地之间,目的大抵有两个,一是为了生存,二是为了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而生存之下,又包含着物质的追求,如穿金戴银,山珍海味,走路骑乘骏马,入眠住着温暖大屋等等。

其实这已经脱离了最基本的生存目的,而向着精神的愉悦和满足进发……”

项央的一番话没头没尾,马裕一开始是很疑惑的,你说的这些和自己现在做的有什么联系吗?

然而越往下听,马裕越发觉得项央的说法很有道理,项央简直像是一个博古通今,研究哲理真理的学者,对于一些现象以及人生的剖析,简直可以说是鞭辟入里。

按照项央的说辞,他帮助余家,并不是毫无收获,而是能很好的满足自己的精神,愉悦自己,开心自己,这就是他希望得到的。

一些表面可见的利益,如金银财帛,神兵利器,武学宝录,表面看来是满足物质追求,实则最终也是通向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不然一碗馊了的干饭和海鲜大餐,都能满足人生活的所需,为何大部分人会选择后者?就是为了精神的愉悦和满足。

而项央这番论调最后立足于武道之上,人修炼武功,境界低微时暂且不说,待到某个阶段,就会形成某个武学障。

这武学障,很多时候,就是精神修为不济,念头不通达,最后哪哪都不顺畅。

打个比方,就像现在的马裕,在初出茅庐时遇到余家这码事,可说是冲击过往对江湖的认识,直接造成心灵的震动。

名门大派,仙子少侠,怎么能做出如此不要脸的事情?

他想要行侠正义,锄强扶弱,又没有那个胆气和能力,所以只能压抑自己的精神,显得很是沉闷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