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最激烈的是那些父母,他们有孩子,在这方面有发言权。

“搞什么啊,为什么二年级要增设英语?一年的孩子连普通话都不太会说好嘛,刚学写字好不好。”

“我孩子明年读小学,真为他担心,孩子不能太累的。”

“真服了国内的教育了,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够奇葩了,好不容易快熬过幼儿园,你说又开始学英语了?我孩子连中文都认不全,普通话都说不太利索。学英语?的。”

“幼儿园作业怎么奇葩了?”

“我就跟你说说我遇到的,手工类:捏愤怒的小鸟。艺术类:画一幅国画。饲养类:养蚕宝宝。妈了个巴子,我小孩能捏出愤怒的小鸟,我还让他读什么幼儿园。我小孩要能画国画,我他妈还上什么幼儿园。最奇葩的是蚕宝宝,那东西我媳妇见了尖叫,老子也怕。”

网上一片热议,吐槽的人不计取数,教育部却很淡定。

倒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出来为老大说话,表忠心。

比如某著名大v,曾经是教育工作者,后来混娱乐圈,因为品评某文学名著出名。

“关于网上一些‘因为孩子年纪太小会混淆国语和英语’的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以前小学不普及英语,因为茶叶蛋都吃不起的年代,国民素质低下,学什么英语。孩子太无忧无虑不见得是好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你不逼他们,他们成天就知道瞎玩。”

然后很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娱乐圈友人转发他的微博,并点赞。

“神他妈吃不起茶叶蛋的年代,说的好像人类在十几年间智商大进化似的。”

“你的意思是十几二十年前的我们是弱智,现在的孩子智商大爆炸咯?”

“我这个素质低下的国民真对不起哦。”

娱乐圈某明星转发了这条微博,却不是赞他,而是“一脸惊恐”:“吓的我赶紧去提高素质。”

接着又有几位明星转发,“吓的我赶紧去提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