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孝杰,你怎么看

乞丐张曾经告诉过罗太岁,不良人的核心成员前不久刚被一个大人物招揽了过去。

现在看来,这个大人物搞不好就是朝中官居三品之上的大员!

那么问题来了。

拥有如此强大的靠山,本身就具备一定实力的不良人怎么还会被团灭在一个不知名的破庙里?

难道这个对手相较于他们背后的靠山,实力犹有过之?

简直匪夷所思!

要知道皇城司和不良人交手了这么长时间,基本都在帮人家“刮痧”,连不良人真正核心的影子都没能触及。

一网打尽就更不必说了。

“罗副使小小年纪,却见识不凡,难怪得长乐公主委以重任,前途不可限量啊!”

这是来自陆柏言的“官方吹捧”,可见大理寺对于绢帛的来历也并非一无所知。

但卷宗上只对绢帛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描述,似乎没有深究的意思。???

罗太岁自然注意到了这个细节。

“陆寺丞过奖。”他有意说道:“何不着手查一查这种绢帛?说不定会有收获。”

陆柏言迟疑了一下道:“几匹绢帛似乎不能说明什么,况且……

尚不清楚到底是何人将绢帛遗留在现场,是行凶者?还是被害者?抑或和案情毫不相干之人?

一旦弄错方向,可能会离真相越来越远。”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他没有说出口。

拥有这种绢帛的人非富即贵,要么是王公贵戚,要么是三品以上的达官显贵,要么是那些历经王权更迭而屹立不倒的世家大族……

让他一个大理寺怎么查?

要知道即便是掌管大理寺的大理寺卿,也不过从三品而已。

罗太岁却不以为然:“这种绢帛是进献给天子的贡品,凡带着御用之物到过案发现场的人,我认为都值得怀疑。”

这架势摆明就是要和绢帛这个线索杠上了啊。

陆柏言忍不住心道了一句:愣头青!

接着他又细细打量了下罗太岁。

此人虽然面貌粗犷,朴实无华,但浓眉紧锁下那一双明亮的眼睛,却折射出其主人内心坚定不移的意志。

到底是罗士信的后人啊……

“既如此,罗副使可以去现场勘查一番,看看是否还有其他线索遗漏。”他话锋一转,“若办案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我大理寺定当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