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四管齐下

接下来罗太岁和公孙武达讲述的正是“监牧制”。

所谓监牧制,就是选一适宜的牧马地,设监牧进行管理。

牧监分上中下三等。

凡马五千匹以上为上监,三千匹以上为中监,三千匹以下为下监。

牧马一百二十匹为一群。每群设长一人,十五群为一尉,由牧尉管理。

牧监设监一人,副监、丞各一到两人,另有主簿、直司、团官、牧尉、排马、牧长等官吏。

牧尉每年考核一次,有功的可以晋升。

另外再根据马的粗细良劣,分为左右监,细马在左监,粗马在右监,以数字编号并登记造册。

凡征战所需马匹,先调发强壮的,不足时再取其次。

当然,其他牛羊之类也可以一并进行管理。

总之,罗太岁如此这般说了一大堆。

公孙武达听得频频点头。

其实这监牧制不难理解,但问题是好的牧马地并非只有甘州。

原州也有,而且离京师更近。

公孙武达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罗太岁点头表示理解。

目前大唐的最大敌人还是东、西突厥,加上梁师都,原州的地理前面位置就很重要的。

但罗太岁的目光更加长远。

要知道等到东、西突厥覆灭之后,吐蕃兴起,与大唐展开了两百多年的大国争锋。

届时甘州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将军莫急,何不再听我说说甘州的农田水利?”罗太岁不慌不忙的道。

公孙武达笑道:“愿闻其详。”

“敢问将军,甘州岁入粮食多少?”罗太岁先问。

“二十万石。”公孙武达道。

一年二十万石,对于中部很多州县来说,的确不值一提。

关于这点公孙武达也很无奈。

甘州虽然很适宜种植粮食,可问题是人力寡乏,很多土地都没有得到开垦。

“这二十万石包括屯田的收入吗?”罗太岁再问。

“自然是包括在内。”公孙武达又叹了口气。

“将军不必忧心。”罗太岁胸有成竹的道:“我有三策,可使甘州粮草充沛,西可供瓜、肃一线,南可援鄯、廓数州之用,使河西之命皆系于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