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第147章

不是每个人都能给自己拿主意的,在乱世之中,民心涣散像只无头苍蝇一样才是最正常的。

朝廷就曾是百姓心目中的风向标,乱世一来,县令一死,县城百姓们可不就没了主心骨。

起义军某种意义上起的也是这个作用。

而王淳之就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了自己的实力、财力和原则来。

只要这样才能让百姓们心中有安全感,才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最重要的是,上赶着不是买卖。

王淳之没有夺取这个无主县城的实力么?

他有。

但是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凭借实力强势抢来的县城,哪有百姓们亲手奉上县城来的更得民心。

县城的主人是他们亲自选的,会天然的听从命令,可以省却多少口舌。

王淳之又没有用伪善的面容去欺世盗名,而是直接把自己狠厉的手段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如果这样的他都能接受,那以后就更没问题了。

但是面上,王淳之却不能表现出迫不及待来,而是略带疑惑的问道,“琅琊县城的府衙呢?他们不出来管事么?”

听到王淳之问起他们县城的府衙,不光那几位老人,就连没走的百姓们脸上都是一言难尽。

“我们县城府衙的人已经走了大半了,就是没走,也不会出面管事了。”百姓们道。

如果县衙真的还有用,他们也不会另起心思。

“还请恩人救救我们琅琊县吧。”几位老人眼泛泪花的乞求道。

不是他们天生骨头软,必须得给自己头顶上找个主子压着。

县城是他们的家,他们比王淳之这个外人可着急多了。

只是面对那些地痞流.氓们的欺凌,他们纵使有心也无力。

从来都是平民百姓的他们并不具备审判那些恶人的资格,因为他们和他们是平等的。

所以,那些人他们只能交给别人审判。

而王淳之就是那个能下得了狠手并不且不怕事的人。

更别说王淳之杀人为救人,他们自然更不可能会因为这点而对救了和保护他们的人厌恶。

事实上,王淳之越强,他们这些没有了主心骨的人就越有安全感。

而今天,王淳之带粮食过来卖,一表现出来

了自己手中有粮的底蕴,二,粮价展现了王淳之做人的良知。

有些看人准的老人们知道王淳之这样的人就算掌管了他们的县城也不会对他们大肆压迫。

事实上,他们也给了王淳之一个尺度,那就是王淳之做事只要不过分的超过之前的朝廷,他们就能跟着王淳之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