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琅琊王能有今天这般成就,他们谁也不敢小看。

而王淳之那边,已经为那些即将远道而来的客人人准备好了东西。

只要他们敢来,绝对让他们有来无回。

就在这时,有人从山东那边给王淳之他们送过来了一封信。

信是李家老爷子写的,上面说有很多南方的大商人们都想过来见王淳之一面,他们对于商人子嗣也能参加科举一事意动不已,李家老爷子虽然在商人中有些声望,但是却不能让南方的那些大商人们真正的放心。

王淳之年纪轻轻,却已经是琅琊王,所以南方的那些大商人都想让王淳之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

看到这封信,王淳之唇角不由一勾。

谢小天他们开心道,“这可真是一个好消息啊,一旦南方的那些大商人也倒戈来了我们这一边,那么南方异姓王的实力会进一步的衰弱。”

南方的顶尖世家他们已经去了信,在得知王淳之强大的实力后,世家们对南方的异姓王的供应开始有意识的减少着。

虽然他们无法一下子抽身,但好歹有了一个好兆头。

除了世家之外,南方的大商人也是乱世中的一股力量。

商人本性逐利,伴随着北方顶尖世家南移,他们为了能够更好的赚钱,也跟着一起去了南方。

多年经营下来,已经在南方有了立足之地。

那是一股庞大的力量,如果说世家偏向保守型,以稳为主,那么商人就是相反的。

只要你能够给他们带去足够的利益,他们天王老子都敢跟着你反。

相比之下,趁着乱世南来北往运送粮食售卖的行为顶多之是毛毛雨。

这样的一股力量,自然也在南方那些异姓王的拉拢中。

只是相比起王淳之给他们的东西来,南方的大商人们和诸侯们就是纯粹的利益交换了。

南方的异姓王们就是再拉拢商人们,也不可能让他们的子孙后代改换门庭。

笑话,商人本来就有钱,要是再有了权,要是弄的人心浮动,于国可没什么好处。

有哪个君王愿意看到下面的子民们一心钻到钱眼里,而不在家老老实实种地的。

他们不能也不会承诺这种事,但是王淳之能。

那些商人们就算不支持他们,以后他们的了子孙照样能读书,但是那些商人们不知道啊,他们只以为这是王淳之为了拉拢他们而开出的优渥条件。

一个只能得利一时,一个却利于自己的血脉和子孙后代。